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旅游资讯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红色旅游专栏

光辉照雪域,红旗映党心——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立定村“一面红旗”的故事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3-15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立定村便民服务大厅的资料柜中,存放着一面叠放整齐、手工缝制的国旗。旗面泛白的红,五星淡淡的黄,厚重的历史感仿佛在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和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国旗旁边,挂着一张精心装裱的黑白合影照片,照片的标题书有:“毛泽东主席接见参加十一周年国庆观礼的西藏、新疆、宁夏、云南四省区五个少数民族参观团合影。”

立定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仁青动情地说,上世纪60年代,老书记旺久亲手缝制了这面五星红旗。2007年9月,老书记去世前,把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交到村委会原主任尼玛手中,叮嘱他好好保管。“2008年12月,尼玛主任离任,又把国旗传给了我。这面红旗到现在已经60余年。”

立定村尼洋河自然风光带全景

1937年,旺久出生在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的一个贫困农奴家庭,还是当时处于农奴制度的西藏阶级最为低下的“朗生”(藏语意为"家里养的",即奴隶),没有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命运还是给了他惠泽。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照进雪域高原,西藏和平解放,旺久及他的家人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1958年,21岁的旺久被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推荐到北京参加为期两年的少数民族学习班。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1960年10月,旺久荣幸地作为西藏、新疆、宁夏、云南四省区五个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的代表,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毛主席的谆谆教导,让旺久夜不能寐。他满怀感激之心,用整整7个晚上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以此来感恩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

北京学习归来后,旺久被推选为立定村党支部书记。旺久牢记党和国家的教诲,在条件艰难和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带领群众修堤坝、建水渠、铺村路,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修建的水渠灌溉土地面积达上千亩,立定村的粮食亩产量也因此达到了全乡(林芝镇前身为达则乡)其他村的两倍以上。作为马帮队长,旺久还带领100多人马,向墨脱的边防部队运送粮食和战备物资。

     几十年里,旺久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付诸在对这面国旗的敬仰上。在田劳动时,他把这面国旗插在田坎上;在山上放牧时,他把这面国旗插在山上;运输物资时,他把这面国旗绑在马背上……见旗如面,五颗鲜艳的五角星,让旺久仿佛一次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立定村新村公房全景

一甲子传承接力,一甲子砥砺前行。走访立定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发现旺久播撒的爱党、敬党的种子已经在立定村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被旺久引导入党的尼玛次仁如今已接过他的衣钵成为立定村的党支部书记;被旺久力荐发展入党的仁青,也已继承他的遗志加入了村班子队伍,为立定村的发展赓续奋斗……在“一面国旗”故事的引领下,立定村的群众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目前,村里党员占比达到了12.94%,立定村党支部也从最初9人的小队伍发展成如今40余人的战斗“堡垒”。

    现在村党支部正通过开展“讲好国旗故事、做国旗传承人”活动,引导教育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与这面国旗同岁的尼玛次仁说:“国旗是我们立定村群众的信仰之旗、奋进之旗、团结之旗、感恩之旗。重大节日、新班子上任、老班子离任、新党员宣誓举行的活动或仪式,都要让这面国旗见证。这既是对老书记表达缅怀和致敬,更是对党的恩情表达浓浓的感谢。”
一面旗,一甲子,旺久的一生是老共产党员们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史,犹如千千万万涓涓细流,汇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大河。

立定村基本情况

    立定村位于雅鲁藏布江畔,靠近娘欧码头,在苯日神山景区沿线,距离林芝市和米林机场20多公里,有着美丽的尼洋河风光和田园风光。全村共69户314人,是林芝市巴宜区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典型村。近年来,该村还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旅游业。在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牧民群众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202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1.07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