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旅游资讯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民族团结

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综述:写好雪域高原的“山东答卷”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7-21

时代的精神总在考验中迸发,时代的荣光属于每个奋斗者。

不知不觉间,山东省第九批101名援藏干部人才已经在珠峰故乡、雅江之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日喀则市,整整奋斗了3个年头、1000多个日日夜夜。

3年来,他们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经受住了恶劣环境的考验,用坚实的足迹、满腔的大爱将对党的忠诚写在了“世界之巅”,凭扎实的作风、骄人的业绩在雪域高原筑起了新的丰碑。

3年来,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2.7亿元,实施项目185个,成功打造出白朗蔬菜、齐鲁教育、珠峰党建、齐鲁医疗高原行等一系列援藏品牌,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山东贡献”。

聚焦党建引领,打造援藏铁军

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党委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援藏工作的“引擎”,围绕援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援建,推动党建援建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组织全体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思路引领,明确了“12345”的工作思路,即“一个全面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边稳藏工作总体要求;正确处理物质援藏与智力援藏、“输血”与“造血”两个关系;突出民生、产业、生态三项援建重点;坚持早、细、严、实四种工作作风;锻造政治、业务、作风、廉洁、身体五个过硬团队,引导全体援藏干部人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调动和激发做好援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管人管事的根本,从10个方面制定了24项制度规定,建立了周例会、月调度、季讲廉、年述职的“四个一”保障机制,构建起了无缝覆盖、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确保每名干部人才做到政治标准更高、党性要求更严、组织纪律性更强;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每个重大事项都经过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监督,每个援藏项目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自2019年进藏以来,中心管理组先后召开党委会20次,办公会50次。

——严抓廉政建设,锻造干净干事的援藏铁军。坚持严管即是厚爱,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标准作为援藏干部人才最高标准,从严从实锤炼援藏干部人才“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先后20余次采取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等方式,对全体援藏干部人才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教育和引导援藏干部人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时刻注意言行举止,处处维护援藏形象。特别注重加强审计监督,选拔专业人才加入援藏队伍,对三公经费、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审计,从源头上防止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每笔经费支出一清二白、每个援建项目建成“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聚焦稳定抓民生,集中力量办大事

民生稳则民心稳、社会稳、天下安。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牢牢把握稳定与民生的关系,聚焦日喀则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整合资金、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了许多群众期盼解决的难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教育援藏品牌。创新“组团式帮扶、全链条支持、集团化办学”援助模式,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项目28个。投资2亿元建设了占地106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容纳30个教学班1500人的日喀则齐鲁高中,是山东援藏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选派60名优秀教师组团帮扶日喀则3所学校,成立了自治区第一个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日喀则齐鲁教育集团,形成了贯通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职业教育的教育品牌。

——实施健康惠民工程。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投资1.5亿元,建设和完善聂拉木县口岸医院、桑珠孜区纳尔乡卫生院等19处医疗机构,配备流动手术车、呼吸机、超声仪等医疗设备500余台套,6个组团180名医疗人才帮扶6家医疗机构,带教40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5家受援县级医疗机构全部通过“二乙”评审。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建设暨院区改造项目。

——促进鲁藏两地双向就业。2019年以来,坚持每年拿出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面向日喀则籍大学毕业生定向招录,在济南设立了日喀则驻山东就业援藏联络服务中心,目前到山东就业的日喀则籍大学毕业生已有89人,到日喀则就业的山东籍大学毕业生有136人。先后投入资金180万元,组织873名日喀则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山东接受就业培训。

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好产业援藏牌

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第一支撑。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秉持所有发展都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理念,深化发展内涵,提升发展质量,投入资金1.2亿元,着力在蔬菜种植、清洁能源、青稞加工、藏药开发等4大领域发力,取得累累硕果。

——持续提升果蔬产业。采取“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柔性人才”“小组团”方式帮扶农业园区。实施果蔬项目16个,建设冷链物流配送加工中心3个,完善产品标准体系9项,开展“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推动日喀则果蔬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白朗蔬菜“一园三区34基地”的发展布局日趋完善,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产值超过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种植蔬菜10余万亩。此外,青岛援建的“萝卜小镇”“土豆小镇”“西瓜小镇”、淄博援建的秋窝乡蔬菜大棚、烟台援建的人参果种植基地、潍坊援建的南木林县数字化农业产业园等遍地开花。

——做大清洁能源产业。瞄准日喀则丰富的光能资源,引进山东水发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了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和首个一次性并网发电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项目从洽谈到并网发电,仅用了半年时间,跑出了山东援藏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加速度”。目前已发电5217万度,实现收入5025万元,年实现税收500万元。

——做强青稞产业和种业。聚焦青稞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推动日喀则市建成了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青稞产业集群,引进青岛蔚蓝生物等企业成立青稞研发实验室,对青稞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品价值链。紧密对接日喀则农牧产业发展需求,成立了38名专家组成的山东援助日喀则青稞育种团队、藏鸡育种团队、果蔬产业发展专家团队,着力提升智力援藏水平和档次,推进种业振兴、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聚焦内生动力,深化智力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把提供智力支持作为重要内容,投入资金4600万元,实施项目25个,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从扶持到扶智、从“输血”到“造血”、从代替到带路的深刻转变。

——借助外脑,助力政府科学决策。聘请国内著名研究机构编制“十四五”援藏规划和《日喀则市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10个,举办如意庄园·珠峰果蔬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选派75名山东智库专家为日喀则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论证把脉。

——深化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政府专题召开山东暨西藏高海拔地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会商专家座谈会,设立了500万元的科技援藏专项资金。组织山东专家与日喀则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两地科研人员联合承担鲁藏两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个,获批两地科研资金2239万元。援藏人才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日喀则市级科技项目18项,攻关课题63个。其中,马铃薯脱毒种薯育繁课题获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创新形式,强化技术人才培养。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集中培训与跟岗学习、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累计投入3500万元,组织培训154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双创”人才等10000余人次。山东省科技厅连续4年组织专家到日喀则“送教上门”,投资65万元,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次。援藏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带团队30个,引进新技术、新品种70项,培养技术骨干500余名。

聚焦民族团结,深化交往交流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始终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增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藏工作的主题、主线,把深化“五个认同”作为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首选项,先后实施相关项目16个,谱写了“鲁藏一家亲”的新篇章。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投资4000余万元,精心打造318红色党建长廊、国旗老阿妈党性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社区等宣传阵地12处,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3场次,创作民族团结主题作品23件,支持拍摄了孔繁森主题电影《回西藏》,挖掘爱国文化资源、乡土文化并突出以史育人,惠及1万余人次。

——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建设青稞博物馆、迥巴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设施10处,组织实施精品民歌收集创编、双向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展、“青青之音”原创音乐节等活动15场次,开发文化旅游产品12项,引导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精心编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面向幼儿开展“5+X”特色课程教育,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民族团结一家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孩子心中。

聚焦强基固本,强化党建赋能

党的力量在基层,根基在基层。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始终把助力日喀则市基层党建作为重要方向,坚持多措并举,为日喀则市基层党建工作赋能。

——搭建党建信息平台。投资3500万元,与日喀则市组织部门共同建设了覆盖全市基层党组织、连通全市党员的珠峰党建信息化平台,与山东省“灯塔-党建在线”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做到了党员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有效解决了日喀则山高路远、党组织分布比较分散带来的管理难题,为加强和改进日喀则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大镇村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受援县区30个乡镇、120个村居、500余名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赴山东轮训,学习我省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建设经验做法,提升了镇村干部能力和水平。

珠峰巍巍,见证着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宵衣旰食干事业、殚精竭虑谋发展的奋斗足迹;雅江滔滔,诉说着鲁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血浓于水、根脉相连的真情与厚谊。